展览海报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李玉双先生,是中国近代绘画巨匠李可染先生长子,1935年出生于江苏徐州。李玉双传承“李家山水”,在七十余年的艺术实验中,以科学家的实践精神发展出自己的“光编码”画法,探索出一套独特的艺术体系,摆脱绘画对“形”的依赖,直接进入到自然万物最本质的状态。
他的作品捕捉自然之神机,展现一个可感,可游,可憩,可思的沉浸体验场。这也是在自然山水之中创建美术馆的意义所在。
玉双美术馆
“山水有清音”开馆特展展出李玉双近年新作、纪录片、手稿、笔记文献、版画等综合形式展品,以及最新创作的数字新媒体艺术作品将首次发布,全方位呈现艺术家的创作与思考。
自然根源与李家山水 /
再度寻找自然的意义
进入秦岭的山屏翠林,溪石蜿蜒,四时无边。自然是李可染与李玉双父子在艺术中去不断接近的对象,上世纪四十年代,李可染在进行绘画改革时提出,必须从写生开始,重新发掘艺术的源头。“写生,就是回到自然中去。”玉双先生自他的父亲那里,延续了对自然的研究。如何在自然山水中找寻艺术之源,是他们建立的一段独特的艺术史。
李玉双户外写生
李玉双用七十余年时间进行了他自己的绘画实验。作品就是他的实验方式。他七十年间不间断的进行写生。他的速写无一天间断;他的笔记无一天间断;他绘画的方式也很特殊,完全直面大自然。时间积累到一定阶段,写生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,不再是简单的写生,而是人与自然最直接的相处。
“李家山水以表现自然之美为追求。我们在传承并且发展它。自然界的未知永远大于人类的已知,自然界的密码永远大于译码,所以说,这种探索是永无止境的。”李玉双这样说。他在写生的过程中,加入科学和哲学的方法,逐步发现自然界的本体规律,就是二维光编码,这成为他绘画的根本原理。
在秦岭建立这样一个馆,是父子二人的作品与原生自然之地的呼应,也是对时代的回应,新的思维结构与对话,将在我们的栖息之地孕育而生。
“山水有清音”——玉双美术馆开馆特展
“山水有清音”,这一在古典诗文中被反复编写的语句,发出重新向山水听取的诉愿。永恒的山水永远等待世人全新的观看,李玉双的“光编码”艺术正是发源于此,他在写生中融入视觉、神经学等多学科研究,观看自然实体显象之前的样貌——一个光影与色彩的动态信息世界。
玉双美术馆
本次特展以改建甫成的玉双美术馆为第一展场,与之相距400米处,另一处院落“山水清音”艺术民宿空间将李家山水精神转化为空间语言,成为第二展场。可染与玉双先生父子的经典作品与艺术理念,李家山水的传承发展,与连通自然的场馆、流动于作品间的自然之风露一同呈现于观展体验中。
玉双美术馆三个主展厅,分别名为“见、知、想”,来源于玉双先生提到的,其父李可染说:艺术家不仅表现所见,还要表现所知,所想,自己的全部经验和传统知识,以及根据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推想。
在展览中,这也将是观展者进入玉双艺术的几个层次:见,见作品;知,知作品的创作状态;想,想艺术家的创作体系生成。
展厅一(见厅): “自然的哲学”
长年在自然中写生创作,是李玉双与自然相融的艺术方式。近年来,李玉双的“光编码”体系更深入的与自然共感,笔触表现无羁而又自然而然,进入一种肆意洒脱、无法即有法的格局。
本厅展出李玉双先生近年新作,包括《北小河岸之夏》《正月十五月儿明》《冬之暖》等不同尺幅作品共计六件,作品类型涵盖综合材料、色粉、水墨等。
玉双美术馆 光厅
展厅二(知厅):“空间的秘密”
李玉双长年行走、绘画、坐忘于自然。山海、树木、花草、风雨、四季,他从面对的每一片自然内部,撷取最为生动的信息媒介。这些信息层层叠加进李玉双的画作,以平面的浓度承载着永恒性与存在的自由。
本厅展出李玉双先生在自然中写生的记录影像,以桂林漓江、奥克兰、北京郊区等地的创作场景作为主脉络,以三个章节呈现艺术追随自然的脉动。
美术馆 影像厅
展厅三(想厅):“大师门墙”
深厚的家学与师承为李玉双打下艺术与思维视界的根基,独立开创的意识使他开拓出自己的艺术道路。父亲李可染深刻影响了李玉双的思想和创作,青少年时期与齐白石、李苦禅、董希文、滑田友等艺术大家的朝夕相处,影响了李玉双一生对绘画的追求和思考。
本厅展出李玉双艺术历程的时间脉络,以及李家山水艺术的思想体系,并以重要研究模型、笔记、历史照片、记录影像、装置等,系统诠释李玉双“光编码”绘画系统。
文献厅
展厅四:“世界之地”
李可染与李玉双父子对东西方艺术共融的命题,持之以恒以跨学科思考与跨国界艺术实践进行探索。李可染曾提出“东方既白”,“中国的就是世界的”。2000年后,李玉双创作地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展,扩大了自然的信息库。
本厅展出可染与玉双先生在世界各地的写生作品及版画,在秦岭的山水之中,世界各处的自然通过可染与玉双先生画作汇聚于此,此处自然与彼处自然相互照应,以此地为中心,世界与世界的对话就此展开。
美术馆 主展厅
展厅五:“时间与回响”
李玉双对自然界“编码”的艺术思想,是对视觉艺术的一次革新,他重新格式化了视觉中的景观。这是他在艺术形式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,经过独立、自省的探索,开创出的不拘泥于当下、个人或艺术门类的,全自然尺度的图志。
因此,李玉双的作品具有超越单一时代局限的特性。绘画艺术以信使般的角色,连接更早的过去、更具体的现在,以及更远的未来。本展厅展出基于李玉双绘画体系创作的数字新媒体影像作品,使观众沉浸体验李玉双眼中的视觉世界。在夜晚,展厅转换为面向外部,与自然景观融合的光影界面。
玉双美术馆夜景
此外,“山水清音”艺术民宿作为本次特展的第二展场,以可染与玉双先生艺术交流为关键内容,呈现玉双与父亲的交流书信,及作品包括《家家都在画屏中》《林间桃花开》。
玉双美术馆以李玉双先生的毕生艺术创作、艺术理论研究为核心,集艺术展览、学术研究、在地驻留、艺术活动、自然教育为一体。
作为国内具有引领性的乡村美术馆案例,玉双美术馆与乡村发展、未来自然观等议题息息相关,多学科、多元化群体的参与网络将是美术馆未来持续探讨的内容。
李玉双先生认为绘画系统与认知系统是同一个系统,作画的过程就是对世界,对生活的认知,而他的画就是其生活本身。美术馆及艺术民宿从空间设计到内容策划,均以父子二人的艺术精神作为指针,以期搭建系统性的,当代艺术与自然栖居理念的交流发生场。
玉双美术馆
北小河岸之夏,2018年,纸本综合材料,80.5cm×143cm
桂林阳朔,2018年,纸本综合材料,98m×197cm
李玉双Li Yushuang 桃花三月,墨水 亚克力 素描 纸本,97.2 x 197 cm
山林,2008年,纸本综合材料,73x143cm
上一篇:第一页